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支撐和內在要求。
為了進一步強化對各地區、各部門加快融入和主動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正向引導和負麵約束,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製定了《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下稱《指引》),目前已經國務院同意後印發實施並向社會公開。
國家發展改革委體製改革綜合司司長王善成7日在發布會上表示,建設好全國統一大市場,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我們就有了集聚資源、激勵創新、升級產業、推動增長的堅實依托,就有了應對變局、開拓新局的強大底氣。
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會同交通運輸部、商務部等各部門各地區堅持破立並舉、先立後破,按照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思路,圍繞“五統一”“一破除”,也就是強化市場基礎製度規則統一、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推進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平統一、推進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以及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開展了一係列工作。
隨著一攬子關係長遠的基礎製度和政策舉措相繼出台實施,重點任務的實施路徑進一步明確,一批突出問題得到了初步整治,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對穩定發展預期、釋放市場活力、促進經濟循環暢通的作用正在逐步顯現。
王善成表示,製定出台《指引》,就是要對各地區、各部門加快融入和主動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提出方向性、框架性指導和階段性工作要求。具體來看,《指引》從要求做的、禁止做的、鼓勵做的三個維度提出具體要求和目標。
要求做的屬於”規定動作”,是對各地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共同要求。比如,針對交通設施仍存在部分斷點卡點的問題,提出“各地區要以打通斷頭路、基本消除國家公路網省際瓶頸路段以及基本打通跨省航道主要瓶頸和礙航節點為重點,加大協同力度,破除區域間交通基礎設施瓶頸製約”。
禁止做的屬於“底線紅線”,如果觸碰了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在《指引》中強調若幹“不得”,明確了違規設置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條件、妨礙經營主體依法平等準入和退出、影響公平公正招標投標和政府采購等方麵的禁止性規定,相關問題線索一經核實就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還會通報、約談有關負責人。
鼓勵做的屬於”自選動作“,引導有條件的地區先行先試。各地資源稟賦不同,在統一大市場建設中不可能做到齊步走,基礎條件好、市場化程度高的區域可以先行一步,對標更高標準加快推進本地區以及跨區域的統一市場建設。比如,”鼓勵各地區進一步暢通異地、異店退換貨通道,引導全國布局的品牌連鎖實體店、廠商直營實體店、大型連鎖商場超市探索實行省域內異地異店退換貨“等。
關於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部署已經明確,接下來重點就是要抓落實。王善成表示,將以更有力有效、可感可及的舉措推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走深走實。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幾個方麵,一是圍繞保障市場體製有效運行,加快完善市場製度規則;二是圍繞提升要素協同配置效率,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完善要素市場製度和規則;三是圍繞打通經濟循環各環節,加強市場”軟硬”基礎設施支撐,不斷提升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水平;四是圍繞既”放得活“又”管得住“,著力提升整體監管效能,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五是圍繞解決企業反映強烈、群眾密切關注的突出問題,清理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堅決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
王善成強調,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麵向全球、充分開放的大市場,是對所有經營主體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的大市場,絕不是搞自我小循環,絕不是關起門來搞封閉運行的大市場。我們將堅定不移地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以暢通的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為各類經營主體提供更廣闊的發展舞台,讓世界各國來華投資者共享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機會和發展成果。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